近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组织召开2024年秋冬季厄尔尼诺及气候预测会商。预计今年年底至明年初,将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至明年春季结束。预计2024/25年冬季,渤海、南海海温接近常年,黄海海温和东海北部海温偏高,东海南部略偏高。对海南省而言,从往年来看,拉尼娜现象常常导致海南省冬季气温偏低,热带中东部太平洋处于拉尼娜状态时,南海对流活动更为活跃,有利于热带气旋活动。2024年影响南海台风个数为10个(不含热带低压),较常年平均(9.4个)偏多,其中两个台风登陆海南岛:2404号台风“派比安”和2411号台风“摩羯”分别从我省万宁礼纪和文昌翁田登陆。拉尼娜现象是影响海南省冬季冷暖的重要因子,却并非唯一因子。影响冬季冷暖的因素十分复杂。海水温度并不会直接作用于冬季气温,大气环流对气温的影响才是直接的。
01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学家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为拉尼娜现象。
图1 拉尼娜现象(来源:网络)
与拉尼娜现象相对应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是“小男孩”的意思,厄尔尼诺现象指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导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一种气候现象。
图2 厄尔尼诺现象(来源:网络)
02
拉尼娜形成原因
拉尼娜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图3 拉尼娜现象形成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拉尼娜如何监测?
2017年,由中国气象局起草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标准中规定,NINO 3.4 指数(海面温度距平的平均值)3个月滑动平均达到或超过0.5℃至少持续5个月,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小于或等于-0.5℃且持续至少5个月,定义为一次拉尼娜事件。此外,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标准各有差异。
图4 海温监测关键区示意图(来源:网络)
04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拉尼娜(La Nina)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强。在拉尼娜发生时,南美沿岸附近地区(如阿根廷)降水稀少,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则多雨;当拉尼娜长时间持续时,非洲中部、美国东南部等地常发生干旱,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容易出现洪涝。
图5 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来源:网络)
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当年秋季,北方降水易偏多,出现秋汛的可能性大,如1974、1984和2000年发生的拉尼娜事件,都造成了当年秋季黄河和淮河流域降水偏多;而在其发生的当年冬季,气温容易偏低,出现冷冬的可能性较大。2007-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期间,我国南方在2008年初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21-2023年的“三重”拉尼娜期间,华北在2021年冬季有60多个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内蒙古多地更是遭遇了有历史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暴风雪,有超过11.8亿人口和90%的地区(包括海南)都受到了影响。
版权所有©海南省海洋厅 中文域名:海南省海洋厅.政务 主办单位:海南省海洋厅
运行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354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71 琼ICP备2024033540号-1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海南省海洋厅 中文域名:海南省海洋厅.政务
主办单位:海南省海洋厅
运行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71 琼ICP备20240335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