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向海图强 打造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蓝色样板”

2025-07-01 10:49 来源: 【字体:  
《中国自然资源报》版面图↑

图为疍家博物馆,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图为疍家鱼排展现疍家文化渔旅风情。海南省海洋厅供图


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坐拥1900平方千米的辽阔海域和长达118千米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富集。201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下发《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陵水跻身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行列,是全国唯一一个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这标志着陵水站在了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开启了向海图强的新征程。肩负特殊使命,陵水紧抓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以探索海洋旅游业国际化高端化发展为核心示范任务,驱动海洋渔业现代化跃升,着力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性,奋力打造向海图强的“蓝色样板”,提供可复制的“陵水方案”。


“海洋旅游+”融合

文旅新篇活力涌


当前,陵水海洋旅游业正迈向提质增效、融合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特色化、国际化趋势愈发显著。


“渔业+旅游”绽放魅力。依托独特的疍家文化底蕴和渔港经济区,陵水精心打造疍家文化渔旅风情核心区。2023年2月,海南省首家海上共享渔庄在陵水疍家渔排挂牌;9月,国内首个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在陵水开馆,疍家渔排海上民宿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陵水还推出了疍家文化体验、生态垂钓、深海观光三大休闲渔船精品线路。2024年,“陵水新村——疍家风情非遗特色之旅”成为海南省唯一入选2024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的线路。


“文化+旅游”提质升级。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陵水段全线通车,有效串联旅游资源;陵水新增3家“三椰级”乡村旅游点,7个点位入选海南百个“网红旅游点”;“去野陵水”乡村旅游品牌日益响亮,周末游热度攀升;陵水县本号镇小妹村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文旅产业层级持续提升。


国际化业态蓬勃发展。以分界洲岛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为契机,陵水不断丰富高端旅游业态。2024年8月,为期3天的海南东南·陵水科技艺术嘉年华在海风小镇成功举办,融合科技、艺术、市集、演艺与美食的多元化盛宴,吸引了八方游客,不仅展现了陵水在科技文化产业出海的巨大潜力,也塑造了“文化出海第一城”的崭新形象,为文化产业注入强劲新活力,搭建起人才展示的广阔舞台。


“蓝色粮仓”转型

智慧养殖向深蓝


陵水海洋渔业正经历从传统捕捞向深远海智能化养殖的转型升级。


2020年,陵水在陵水湾海域科学划定1.2万余亩深水网箱养殖区,大力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产业,并优先扶持转产转业渔民,实施每户减免50亩海域使用金政策。这一政策体现了陵水的决心,有效保障了渔民利益,促进了产业平稳转型。


2024年,在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中,陵水重点布局了“沿海深蓝渔业产业发展带”,规划面积达3.4万亩。重点项目包括赤岭渔港外海深水网箱项目、陵水湾深水网箱养殖提升工程、深远海桁架大型养殖装备建设项目、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平台项目等。同年,陵水获批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一个个项目落地,标志着陵水正构建起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条。


陵水深海养殖扩容增量,实现黄鳍金枪鱼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黄鳍金枪鱼深海网箱养殖和加工技术体系研究成功申报2024年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南海金枪鱼类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荣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我国外海养殖区黄鳍金枪鱼人工产卵的重大突破。


生态优先筑屏障

蓝绿交织绘新卷


面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陵水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组织开展了新村潟湖、黎安潟湖及周边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一系列工作,成功探索出一条“顶层设计引领、部门联动聚力、科技赋能创新、公众参与共治、全民福祉提升”的生态修复模式。


据了解,陵水明确了3大主攻任务。


首要任务是严控陆源污染负荷。全面摸清海岸线入海排放口底数,加强海水养殖企业尾水排放管理,合理规划海水养殖布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从源头上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


核心任务是系统修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划定潟湖保护区,分类分区施策,限制旅游活动。科学选用红海榄、秋茄、木榄等乡土品种,引种并培育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榄李2000余株。截至2024年,陵水红树林面积增加6300亩。此外,陵水结合本地海草优势种培育、珊瑚移植等手段,加强对海草床和珊瑚礁的保护修复,着力恢复海草床、珊瑚礁等关键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


长远任务是健全海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在潟湖布设海上监测浮标,建立常态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组建海上保洁队伍,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建立“湾长+河长+林长”联动机制,开展河海协同治理。


这一系列举措的扎实推进,不仅有助于提升陵水海域的生态韧性和生物多样性,更对保障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海洋旅游、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弄潮蓝海正当时,奋楫扬帆向未来。随着各项示范任务的深入推进,陵水将充分发挥全国唯一少数民族地区示范区的独特优势,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陵水经验”,为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起一个生态友好、特色鲜明、活力迸发的“蓝色样板”,在浩瀚的南海之滨谱写出更加壮丽的发展新篇章。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海南省海洋厅 中文域名:海南省海洋厅.政务  主办单位:海南省海洋厅

运行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354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71 琼ICP备2024033540号-1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海南省海洋厅 中文域名:海南省海洋厅.政务

主办单位:海南省海洋厅

运行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354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71 琼ICP备2024033540号-1